对于什么时候开始有乌龙茶学术界尚有争议,有的推论出现于北宋,有的推定始于清咸丰年间(1851—1861),但一般都认为最早在福建创始。据史料记载,清代陆廷灿《续茶经》引述王草堂《茶说》:“武夷茶……茶采后,以竹筐匀铺,架于风日中,名曰晒青,俟其青色渐收,然后再加炒焙。阳羡岕片,只蒸不炒,火焙以成。松萝、龙井,皆炒而不焙,故其色纯。独武夷炒焙兼施,烹出之时,半青半红,青者乃炒色,红者乃焙色也。茶采而摊,摊而摝(摇的意思),香气发越即炒,过时不及皆不可。既炒既焙,复拣去其中老叶、枝蒂,使之一色。”《茶说》成书时间在清代初年,因此武夷茶这种独特工艺的形成,定在此时间之前。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乌龙茶传统工艺的特点。
至于乌龙茶最早创始于福建的观点,最近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,认为有史料证明,乌龙茶最早创始于广东饶平。据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《饶平县志》载:“茶种地宜风,宜露,宜微云;采宜微日,宜去梗”“炒宜缓急火,宜善揉生气,宜净锅;宜密收贮,兼此者不须借邻妇矣。”上述记录,概括出了乌龙茶生产的特殊流程,种茶:宜风,宜露,宜微云;采青:宜晴天,宜去梗;晒青:宜微日;炒青:宜净锅,宜缓急火;揉青:宜善揉生气;收藏:焙干后“宜密收贮”。
文献中“兼此者不须借邻妇矣”这句话有所指。据传,有妇采茶,藏于怀中,归家后抖出制作。因家务繁忙,回屋竟忘记制茶。直至第二天才记起制茶一事,所采茶叶已充分发酵,香气四溢。于是悟出一个道理:茶鲜叶如先经发酵,可以大大提高成茶质量。此后便依样画葫芦,借助左邻右舍之妇女帮忙采摘“发酵”。后经过不断实践摸索,终于积累了比较规范的乌龙茶制作技艺,尤其是发酵一项,日晒可以取代原始的“借怀”。“借怀发酵”产生乌龙茶特有的香气,这是最早出现乌龙茶的原始工艺。
文字来自《中国茶经》
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